足球发展过程中那些主流的阵型(七):四后卫战术初露锋芒

4 2021-01-07 14:51:25

攻守平衡是足球战术中最为至高的追求,只有二者兼备,一支球队才可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当WM阵型席卷整个世界足坛之时,另一种思潮也随着WM阵型灵活的变化而产生,这种思潮便是影响至今的四后卫战术。

足球运动早期,防守实则是被严重忽视的一环,当一代代善于思辨的主帅开始意识到构建防线的重要性时,足球战术也开始呈现愈发严谨的态势。当塞贝什等人赋予了WM阵型更多的攻击变化后,如何应对强攻击战阵成为了很多教练共同思索的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拦截者”这一概念也就此而生。

所谓“双拦截者”既是将原本一名中场球员位置继续后撤至后防线为本方禁区提供更多的防守力量,在这样的思路下,4-2-4阵型也就此诞生。作为4-2-4阵型的忠实拥趸,“多瑙河流派”的传人古特曼依靠此阵型在巴西和葡萄牙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1957年当古特曼在圣保罗拿起教鞭时,巴西足球领域的战术革命也就此开启,在古特曼的率领下,圣保罗拿下了当年的州冠军,而在比赛中球队的4-2-4打法让很多球队难以招架。4-2-4阵型的精髓在于区域防守的覆盖性,多出一名中后卫的设置让左右两边的防守球员可以不再过多承担中路防守任务并将主要比赛重心放在封锁边路上。同时,在这样的阵型下,两名中场球员进退时都可有更为丰富的效用。

在进攻端,4-2-4阵型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直观的纵向推进使得球队的进攻脉络更为明晰,而在防线有了保障之后,两个边后卫也可以适时进行压上助攻并使得球队的攻坚手段更为丰富。

古特曼对巴西足球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的战术思维也启发了一批巴西教练,而自1958年开始,4-2-4的阵型也被巴西足球人视为珍宝。在1958年和1962年世界杯中,巴西队在费奥拉的带领下将4-2-4阵型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在严密的攻防运转间,巴西站上荣誉之巅也顺理成章。

除去古特曼之外,前苏联名帅阿卡季耶夫也因擅长使用4-2-4而留名足球史册,在阿卡季耶夫的战术理念中,严防+反击是球队取胜的必要条件,他在莫斯科迪纳摩的战术应用也让整个苏联足球有了模板式的参考,在他的影响下,卡恰林也开始针对性为苏联国家队构建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4-2-4阵型和讲究防守强度并具有推进速率的足球体系。在1960年首届欧洲杯中,苏联也正是凭借4-2-4阵型中独特的攻防转换优势一举夺魁。

后卫体系的奠定让足球运动中的防守层次感陡然上升,足球比赛的整体对抗性也有了显著的增强。当然,足球在不断的发展中总存在着攻防两端的辩证关系,在四后卫阵型被广泛应用时,如何打乱对手布置和破解严密的防守又成为了智者们需要思考的新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两种最为经典的阵型也就此诞生。

下一篇:马拉多纳一生赚了多少钱?马拉多纳留了多少遗产?
上一篇:足球发展过程中那些主流的阵型(三):真正意义上的三线阵型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